在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的大堂内,顺德职业技术大学轻化与材料学院环境监测技术专业的"轻化环境突击队"成员们正专注地调试着最新研发的智能机器人设备。这支由青年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团队,数月来日夜奋战,为落实"百千万工程"要求,根据行业项目需求,研发了多款应用于工业环保监测与河道治理的智能装备。
7月17日上午,突击队携成果赴云浮循环经济工业园协同创新研究院,接受了云安区政府领导及校领导的调研与成果展示,展现了校地协同创新的显著成效。

创新成果亮相,科技赋能发展
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精神饱满地向在场领导详细介绍了研究成果。工厂巡视双足机器人外形精巧、行动灵活,负载温度、湿度、甲醛、甲烷等多个污染指标传感器,如 “安全卫士” 般实现工厂实时巡视和监测,能及时掌握车间温度变化及有害气体泄漏情况,为工厂安全生产和环保监测提供坚实保障。随后登场的履带式机器人凭借履带式设计可适应更复杂地形,同样可以搭载多种污染指标传感器,能深入工厂特殊区域监测,扩大监测范围,实现工厂环保与安全监测无死角、全覆盖,大幅提升工厂智能化管理水平。水下机器人的展示令人眼前一亮,它专为河道治理设计,具备河道排污口摸排和生态调查等强大功能。在生态环保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它宛如水下 “侦探”,可精准定位河道排污口,为水污染治理提供关键线索,还能全面调查河道生态,为生态修复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领导高度评价,深化校地合作
"这些机器人都是你们自主研发的吗?""电池续航如何?"“可探测最深深度是多少?”领导们一边观看演示,一边关切地询问。突击队相关负责人边展示机器,向领导们汇报:"我们团队针对工业园区环境监测和河道治理的实际需求,研发了这三款特种机器。特别是这款水下机器人,已经在我们前期调研的河道中进行了多次实地测试,效果基本符合需求,后续还会进行升级。"
云安区政府领导对博士团队成果高度评价,认为机器人应用将大幅提升当地工业环保监测与河道治理的效率和精准度,对推动 “百千万工程” 意义重大,期待与顺德职业技术大学深化合作。顺德职业技术大学卢书记等领导表示未来学校注重科研成果与地方需求结合,轻化突击队的成果是校地协同创新的生动体现。学校将持续支持团队研究,鼓励更多科研力量服务地方,为 “百千万工程” 提供科技支撑。

临别时,领导们特别嘱咐团队成员要注意劳逸结合,并承诺将持续关注和支持团队发展。突击队成员们表示,将不负期望,继续完善技术,让创新成果更好地服务"百千万工程"和地方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