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国际老牌知名化工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Research and Design”(2021年影响因子为4.119,JCR分区为Q2)上报道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创新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Effective adsorption of tannic acid by porous dual crosslinked soy protein isolate-alginate hybrid spheres from aqueous solution,轻化与材料学院刘锋博士为第一作者,陈龙文博士为通讯作者,陈燕舞教授、彭琦博士、霍应鹏博士等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创新团队核心成员参与了该项科研工作。我院学生黄钦裕、刘明宇等参与了该项学生SRP项目研究工作。该研究得到了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重点科研项目支助,项目名称为《高容量吸附单宁酸生物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处理香云纱染整废水应用研究》。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香云纱”(佛山市顺德区特产)采用广东特色植物薯莨单宁酸汁水配合当地河泥进行表面染整,经传统非遗“香云纱染整技艺”加工而成的一种“软黄金”纱绸制品。香云纱染整产生的废水富含大量单宁酸,不易生物降解,极难处理,严重威胁当地农村生态环境。

食品质量与安全国家创新团队采用绿色环保低成本食品级大豆和海藻酸为原料,在本论文研究成果首先设计一款高容量吸附单宁酸生物基复合材料,采用互穿网络双化学交联技术,通过有效调节天然高分子大豆蛋白和海藻酸钠组成、凝聚态结构和制备方法,获得对单宁酸有高吸附容量高强度球形生物基多孔吸附材料。研究结果发现高强度球形多孔结构生物基复合材料对单宁酸吸附容量极高,最大吸附容量为1030mg/g,该吸附容量远超目前发表的文献报道。通过调节pH条件,吸附后的微球易发生脱附,表现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该技术对香云纱单宁酸废水处理表现出潜在应用前景。本研究成果将助力乡村振兴,解决香云纱染整废水处理及回收的行业性难题,将为香云纱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